《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它的两个变形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
2.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叫做________,用电器实际工作的电压叫做________.
3.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________.电源 ________是十分危险的.
4.试电笔内的电阻值很________(填“大”或“小”),用试电笔测火线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5.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V1的示数__________,V2的示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V V 2 R 1 A R 2V 1 A1 A2 R 2 R 1 R 1A S R 2 图1 图2 图3
6.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跟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________越大,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7.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________V,手电筒里小灯泡的电阻是10 Ω,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A.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0.2 A,A2的示数为0.6 A,电源电压为12 V,则R1=_______Ω,R2=_______Ω,R1和R2并联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9.修理收音机时,需要1只1 k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3 kΩ的电阻4只和0.5 kΩ及 0.4 kΩ的电阻各一只,则应选用________的电阻________只________联可得到1 kΩ的电阻. 10.把20 Ω的电阻R1跟60 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 V的电源上,并联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R1中的电流跟电路中的总电流之比是________. 11.如图3所示电路,断开电键S时,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5 A,电源电压为9 V.由此可知电阻R1=________Ω;合上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D.无正确答案 2.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B.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R VVP AAL V ASSS 图4 图5 甲乙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4.一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丝,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将该电阻两端电压变为2U,则电阻的阻值和通过它的电流分别是
A.2R,2I B.R,I C.2R,I D.R,2I 5.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操作中电表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表的位置连错,连成如图5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当开关闭合后,甲图发生的后果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损坏 B.电流表损坏,电压表示数为零 C.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D.电流表损坏,电压表有示数 6.如上题,当开关闭合后,乙图发生的后果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被损坏 B.电流表损坏,电压表示数为零 C.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D.电流表损坏,电压表有示数 7.图6所示是测Rx阻值的四个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V-+V-+V-
R RR-++A-+AAA- +RV-+SPSPSPS- RRRABCD图6
8.若有两个电阻R1、R2(R2>R1),设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那么一定有
A.R串>R2>R1>R并 B.R并>R串>R2>R1 C.R串>R并>R1>R2 D.R串>R并>R2>R1
9.一段导体接在电源电压为8 V的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 A.若将这段导体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上,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A.10 Ω B.20 Ω C.40 Ω D.80 Ω
10.一只电阻,当其两端电压从2 V增加到2.8 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那么该电阻阻值为
A.8 Ω B.20 Ω C.28 Ω D.18 Ω 三、想一想(每题5分,共10分)
1.有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成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闭合开关时所有的灯均正常发光.这两个电路哪个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PCD L L 1 2BAL 1 L 2R UU1 2V A153+30.6+甲 乙图7
图8
2.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 V时,电阻为10 Ω.那么当导体两端电压变化时,导体的电阻是否变化? 答:
四、做一做(每题5分,共20分)
xxxx1.如图8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3 A,电压表量程为0~3~15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 Ω,两节干电池(串联使用),一个开关,还有若干导线.利用这些器材测一个电阻值为5 Ω左右的电阻的阻值.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电流表与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11 0002-5-1153.2010020.4 3-1-0.20.6
abcabc
VA
--30.6153
图9
2.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个电阻器的阻值,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进行了三次实验,三次测量时两电表的指针分别指在如图9所示的a、b、c位置,请填写下面的表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a b c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电阻值(Ω) 3.某同学用图10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
S 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
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 R A R '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结果发现I2<I1,但I2≠0.5I1.由 V 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________的(填“正确 图10 ”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有一灯泡,把它接在36 V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0.5 A.今发现36 V线路有故障,需把它接在220 V的电路中使它正常工作,需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五、小调查(1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说明哪些防雷措施是有效的?哪些是可能遭受雷击的?并总结出防雷的原则.
一天,雷鸣电闪时,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雷措施:在空旷田野上行走的人,有的听到雷声,就把铁锹、锄头举在头顶遮雨;有的跑到较高处,打开雨伞;有的跑到远处的树林中,躲在树下;有的双脚并拢蹲下;有的平躺在地面上;有的躲进孤立的草棚、茅草屋、亭子内.在市郊行走的人,有的躲入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在没有避雷装置的室内,有的人把门窗紧闭,依然坐在电脑前学习、工作,不少人在室内靠近或触摸了室内的金属管道,如水管、抽水马桶以及通到家用电器的室内电气线路等;有的人把门窗打开,看外面的雨景(分别总结出三项有效防雷措施、五项可能遭受雷击的措施及三项防雷原则).
第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一)
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UU1正比 反比 I=R R= I U=IR 德
2额定电压 实际电压 3短路 短路4大 有 5不变 变小 不变 6电流的大小 通过时间长短 电流 7 3 0.3
8 60 30 20 9 60 30 20 10 15 3∶4 11 6 0.75 A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C2 B 3 B 4 D 5 C 6 D 7 C 8 A 9 B 10 A 三、想一想(每题5分,共10分) 1乙电路较好,原因有二:其一,L1、L2均要正常发光,又因两灯规格相同,U1要高于U2;其二,甲图中一灯坏了影响另一灯,乙图则不影响,另甲图在检查故障时也比乙图复杂.
2导体的电阻不变.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导体两端电压变化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四、做一做(每题5分,共20分)
1 (2)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 A 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为0~3 V.
S(3) PCD
BA A VR
V A153+30.6+ 2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a b c 电压表示数(V) 2.5 7.5 10 电流表示数(A) 0.12 0.36 0.5 20.5 电阻值(Ω)
3错误 第二次实验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而保持电压表的读数不变. 368 Ω.
五、小调查(5分)
有效防雷的措施:1.双脚并拢蹲下;2.躲入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3.把门窗紧闭.
可能遭受雷击的措施:1.把铁锹、锄头举在头顶遮雨;2.跑到较高处,打开雨伞;3.躲在树下;4.躲进孤立的草棚、茅草屋、亭子内;5.依然坐在电脑前学习、工作,不少人在室内靠近或触摸了室内的金属管道,如水管、抽水马桶以及通到家用电器的室内电气线路等;6.有的人把门窗打开,看外面的雨景.
防雷的原则:1.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2.要尽量缩小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3.不要在树下躲雨;4.不要开窗;5.用电器尽量不要工作;6.不靠近易导电物
体;7.高大的建筑物要安装避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