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帮助到您
反复推敲的意思及故事
本文是关于反复推敲的意思及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反复推敲 【拼音】: [fǎnfùtuīqiāo] 【解释】:
解释是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出处】: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诗话总龟》 【举例造句】:
对我们起草的《创作情况汇报》,他在统改全稿时,总是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成语典故】: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外出,在路上一面走,一面作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还用手做着推敲的姿势,是“推门”好呢,还是“敲门”好呢?他一时定不下来。这时候,文学家韩愈经过这里。按当时规定,来了,行人都要让路。可是贾岛仍然在低着头吟诗,不觉一头撞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公差马上把贾岛从驴背上拽下来,推到韩愈跟前。贾倒只得说:“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
希望能帮助到您
及回避。”韩愈听后不仅没有责备贾岛,反而笑着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啊!”这个故事后来形成了一个词语,叫“推敲”。意思是在文字上再三琢磨修改。“反复推敲”就是反复琢磨,一再修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