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ECONOMICS宏观分析 跨境资本流动新趋势及其影响研究 New trend of cross—border capital lfows and its impact 马素红 在发达经济体货币分化、中国经济增长步人新常态及中国/JO'l ̄金融改革开放等国内外经济金融新形势下,我国跨 境资本流动呈现一些新特征、新趋势。该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新常态及其宏微观层面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并着 重从金融机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Under the new trend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including monetary policy divergence among advanced economies,a new st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the accelerated financi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new features and trends for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are presented in China.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w state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and its impact,and suggests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new trend with a focu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一、近年我国跨境资本 在内的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动视为波动 化;二是从流动方向上,呈现“有进 流动的主要特征 性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与此同时, 有出,双向波动”的新常态;三是从 国 业界还结合运用外汇占款、外汇储 资金结构上,由此前的经常项目和资 备、跨境收付以及结售汇等多项指标 本项目“双顺差”局面转变为“经常 本和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 来度地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情况。 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包括银行贷款 从近年情况看,我国跨境资金 局面。 及跨境衍生品等)。事实上,跨境资 的流向和规模的波动性较大,但资金 (一)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日趋 金流动与经常项下的资金流动也存在 流动净额与GDP之比并不高,说明随 复杂化和多样化 密切联系,基于对资金流动进行全口 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跨境 一般而言,跨境资本流动受到 径监测的目的,我国#bfE局将经常项 资金波动的承受力越来越强。与此同 国外推动因素和国内拉动因素的交 目和直接投资的合计差额视为稳定性 时,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还呈现出以下 织影响。发达国家释放的流动性, 较高、与实体经济关系较大的跨境资 新特点:一是从影响因素上,跨境资 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变化 金流动,将包括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金流动的驱动因素日趋多样化、复杂 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外部因素。 ■宏 ‘,、, 民币实际有效iI 率I:升通常 … 济增长率、境IJ、】外利筹 水、卜技 I 钲 I‘贬值颅期,足影 响资小流动的主要内部 索。 ()14{1-.我 跨境资本流动。 4% 引起短期吲际资小流进栽 国,反之则导敛流 。一是 境内外I 场“分割”使得资 1% 0% 一观 个车爻/,jIIJJ显的背离现象: ‘ 本流动受利 水、卜的影响何 旋 蓐与外汇储备增长 1% 限。考虑到我Ii,1 融m场对 外 放程度较低,境内外金 融市场・定 发I:尚处f flI背离。 ()14年■、 季度, 膜∞ 沅 ∞∞0∞∞∞∞∞∞∞ 啪啦专;啦 旧际收 ll 的经常项目JlIlji茺 达l456{L美元,同比增长 与GDP之比 ∞∞ ∞∞柏如加 ∞∞∞∞∞∞∞∞∞0 3% 一一波动性较大的资本流动(左轴) ——一4% 数据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分割”状念,加之资本跨 境流动需嘤是付爻 成本 6()【1I】,川l【J】flIJ外 储箭 J :仪 增JJlI r 3 l亿美元,l川比少增 承担训 讧风险, Ifl1荚两同息蓐埘 本流动影响较小。 此,日 国际资 }{4【 Jcl。 址小外币利差Lj跨境 资 流m川 离。20l4年, 箭L--llYdi?,逐 退出 化宽忪的 货In收策, 人民I 利率仍然 i境 2 1 1 1 1 1 0 0 O 0 0 0 8 6 4 2 0 8 6 4 2 0 ( )跨境资 。 现仃 进仃f¨、舣l,Ijj足荡格J.1j 跨境资小舣…流动存 2(1l 2年和 ()I 3 桃 所 2013一O1 2013-06 2013-11 2014.04 2014—09 十 续t ’ J =(= 亡乖0牢, 【J、J反映利 炎 货币lJ殷引 的 人 币 利爻易夏 比 钲。 i ItI 转I 人幅In]计.frl J 。 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 ∞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 外汇贷款,外汇存款(右) 现,达从 外iI I1 款数据 【】r见・斑。二()l4 备境资 术… 】 人量涌入的悄 _数据来源:Wind资讯 流动旱现“・波 折”的起 肜,埘J 观察境外资 流入 仃 收付反 也:义的银 }占倦 熳跨境 观了 差下降、 n 用期的舞肄 以_瞍 球货币分 化带米的“91,i ̄效 ”等国IJ、J外l 素,都对跨境资金流动构成晕嘤影 响,进而影响,li场 体的风险偏 l:述两个“llJ】hI!.背离”以 伙变化。 ・季眨, 易和投 同 资活动顺差合i.t 286{L炎 . f 结售汇顺筹为1 5 Lj 亿炎元.显 【)l 4"1-}{川以来连续多个JJ逆 的 。 ,J i初我 流入压力。 临较人的跨境资金净 季发,进…【l和直拨 L炎7亡,fiI 和财务运作。j 体体现任:一是资 投资净流入顺荠合计943 ̄本项LI对国际收支帧差的贡献 始 超过经常项}I, 接投资形式的 银行结售j 哦差 290fg炎JC, 现 技近‘个 l9J我同田际收支状况斯 特 ・_. I『以 f_【j,影响我国跨境资 偏流出的 力。 、lJu零J蔓,资本 行结 本流 的 祟l 日趋多样化、复 资本流动(包括i 券投资和其他投 和 融聃k广l逆筹人I f 外, 售-jI:lI陨差持续I洚低 化。除传统的贸易、乖IJ差等I 素 外,人 I f1 率形成4 ̄/L¥1l改 、资 本账 扩人JI:放、 嗄经济体增长 资)更加活跃。 地人民币实际仃 变 负值, 效汇率变动与矩期国际资本流动柑 瓦影响,叫 同步变动走势。人 1}乏【IJ】资本流ff{ 力持续 人。 跨境资 流动波动 1人手耍受 MACRO ECONOMICS宏观分析 三方面因素影响: 可能超过贸易顺差;当境内或境外 本输出及产能输出战略的带动下, 国内资本以对外直接投资、贸易信 其一,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 因素偏“空”,尤其是境内外偏空 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 因素叠加时,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加 贷、长期贷款等形式的流出加快。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 大,境内市场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 我国近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引发境内市场主体资产负债币种 衡,供求缺口小于贸易顺差,甚至 201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 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为增加外 有可能出现外汇供不应求。 比增长l5.5%,达到1160亿美元,是 汇存款、减少外汇贷款的财务操 作(2014年底境内外汇贷款与外汇 存款之比较年初下降了26个百分 点),直接的结果就是结售汇顺差 以及银行代客收付顺差的收窄。 其二,世界经济延续不平衡的 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周期差 异性加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 后预计于2015年加息已成大势所 趋,美元汇率全面走强驱动国际资本 大量回流美国,许多新兴市场出现了 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这对中 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以后,市场越来越关注我国经济 运行状况,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一 些风险和问题,市场情绪处于较大 波动期,加之人民币汇率已经趋于 均衡合理水平并被市场广泛接受和 认可,激发了境内市场主体资产负 债币种结构的调整。 总之,在多重国内外因素的叠 加影响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双 向波动更为频繁:当境内外因素偏 “多”时,跨境资本大量流入,境 内市场外汇供大于求,且供求缺口 (三)流动结构由“双顺差” 转变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 融账户逆差” 2014年第二季度起,我国国际 收支连续三个季度出现经常项目顺 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情况。 特别是第四季度,912亿美元的资本 和金融项目逆差已创历史新高。此 前2012年的第二、第三季度也曾出 现过这种“贸易顺差、资本外流” 的情况。 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逆差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人民币 汇率贬值预期是导致资金流出的重 要原因。资金流动与人民币汇率变 化有着密切联系,每当人民币对美 元汇率下跌或者市场出现对美元汇 率下跌预期时,跨境资本往往出现 异动。自2014年6月以来,受美国经 济数据改善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 的支撑,美元指数开始一路走强,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上呈现出不 断下跌的趋势,引发资金外流。 第二,国家战略推动下的境内 资本主动输出规模不断增加。在企 业“走出去”、“一带一路”、资 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 接*衡。与此同时,境内资本以 贸易信贷、长期贷款等形式的流出 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4年第二、 三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项下 的其他投资(主要是银行信贷)项 目分别出现了694.8亿和772.2亿美 元的逆差。 =、我国下一阶段跨境资金流动 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评估 下一阶段,美国货币正常 化、中国步入结构转型期和金融改 革开放提速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 动加大等多重内外因素叠加,使得 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进一步上升。 (一)外部环境:发达经济体 货币分化给跨境资金流动增加 不确定性 美联储货币转向及其带动 的美元走强,使得全球金融资产价 格面临重估,从而驱动跨境资金在 资产板块、区域板块之间大幅流 动,更多体现为从非美元资产流向 美元资产,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 而欧版QE恐难以有效抵补美元流动 特征:一是汇率制度僵化和盲目开 跨境资金流动阶段性的剧烈变化。 性撤离后的资金缺口。一方面,欧 放资本账户;二是杠杆率高、外债 其次,中国步入金融改革开放 洲央行启动大规模QE能在一定程度 比率高的国家脆弱性更高,内债率 提速期,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 上对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流动性紧 高同样也不容忽视;三是债务期限 放进程进一步加快。从汇率市场化 缩效应,从而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资 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比重过高。 本流入;但另一方面,欧版QE将推 客观来说,中国经济目前有两个特 改革看,近期央行退出对外汇市场 的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日问波 动欧元贬值、美元升值,使得人民 征与陷入危机的新兴经济体接近: 币对美元有更大的贬值压力,这可 一是,人民币汇率弹性仍有待进一 能通过汇率途径加大我国资本流出 步增强;二是,国内债务比例高, 的压力。 特别是地方债务及企业债务率 总体而言,欧美货币的分 过高,短期外债比重也远超国际警 化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管理跨境资本 戒线。因此,美联储货币可能 流动和汇率预期的难度,但美联储 在未来几年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构 货币正常化仍是跨境资金流动 成非常现实的威胁,越是到美联储 的主导因素。由于美元的全球中心 加息后期,威胁越大,必须正视。 货币地位导致美联储货币具有 (二)内部环境:中国步人经 显著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的 济结构转型期和金融改革开放提速期 持续收紧将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 首先,中国步入结构转型期。 率及进出口等传导渠道冲击新兴经 在内外部环境及长短期因素的共同作 济体,甚至导致新兴市场危机的爆 用下,国内经济金融领域长期积累的 发。根据对近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结构性矛盾逐步显性化。我国为促进 爆发时点的研究,可以发现,美国 可持续发展而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及 货币转向初期并不是对新兴市 增长方式转型,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 场经济体威胁最大的时期,新兴市 的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 场的危机一般发生在美联储加息周 “去泡沫” “去杠杆”和“去产能” 期的末期甚至更滞后。比如,上世 仍会给经济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在 纪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和2001 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背景下,潜在金 年阿根廷危机分别爆发于美联储开 融风险仍有待释放,房地产等资产价 始加息之后的第5年和第2年,是加 格面II缶调整,地方债、影子银行的风 息到顶点之后的1年。 险仍未化解,国内外投资者保持谨慎 从历史上看,在美联储加息周 心态。特别是当国内经济运行的部分 期中最为脆弱的新兴经济体有三个 风险被市场关注和炒作时,可能引起 幅扩大,人民币双向波动趋势愈加 明显,未来央行还将持续完善人民 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升人民币汇率 弹性。从资本账户开放来看,在自 贸区、沪港通等前期试点的基 础上,预计下一步还将在个人对外 投资、有贸易背景的借贷等方面实 现突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双向波 动必将导致跨境资本流动的高频振 动,而资本账户开放尽管总体上遵 循渐进可控原则,但也会在一定程 度上拓宽资本进出的渠道,使得中 国经济金融体系更多暴露在跨境资 本流动带来的冲击下。 (三)前景评估:下一阶段资 本偏流出压力,但风险总体可控 展望下一阶段,我国的跨境资 本流动将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直接投资账户下长期资 本的净流出是大势所趋。全球金融 危机之后,我国吸引EDI规模在波 折中前行、资金逐步向第三产业 集中、资金来源向亚洲国家或地 区集中等三个特点愈加突出。与此 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 提速,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 MACRO ECONOMICS宏观分析 模首次接近外商直接投资。就未来 础货币,这两个“池子”的存在, 趋势而言,笔者认为,一方面,随 使得央行可以在美元汇率上升和国 着我国对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取 国际收支趋于自主性均衡,金融体 系流动性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多 际资本外流的情况下,通过干预外 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外 消、劳动力成本的显著提升、企业 汇市场以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同 汇占款客观上成为货币投放的重要 ; ̄tlN率的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时降低存准率以稳定国内流动性环 渠道。近来,在贸易顺差不断收 可能稳中趋缓;另一方面,随着企 境。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平稳度过 窄、资本逆差有所增加的情况下, 业“走出去”、资本输出以及“一 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 对外直接投资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在未来1~2#-内成为净对外投资 国。总的来说,未来长期资本的流 出规模将有望继续扩大。 其次,短期跨境资本的双向震 荡成为新常态,下一阶段偏流出压 力。如前所述,在美国货币转 向、国内结构转型期和金融改革开 放提速期的三重叠加影响下,我国 面临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 性进一步上升。笔者判断,尽管我 国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较大的资本 外流压力,但形成大规模资本外逃 的可能性不大。 相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而言, 中国有两个重要的缓冲器来缓 解美联储货币收紧带来的资本 外流冲击:一是中国的资本项目尚 未实现完全开放,下一步的资本 项目开放也将遵循渐进可控的原 则,国际资本缺乏大规模快速进出 的通道;二是人民银行强调的两个 “池子”,即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及 19.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锁定的基 跨境资本大幅震荡时期是大概率事 件。但应当强调的是,缓冲只 是为减缓美联储货币收紧带来 的压力,为国内的制度改革、经 济和调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并不能完全规避资本外流带来的风 险。只有“扶正祛邪”提升自身基 本面的健康程度,才能抵抗外部 “风寒湿邪”的侵袭。 三 跨境资本流动新常态的影响 及对银行的策略建议 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成为新常 态,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我国国际 收支自主平衡及外汇供求平衡, 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企业部门调整 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减少货币错 配。但也应当看到,跨境资本双向 大幅波动将对国内金融稳定、货币 工具创新及微观个体风险管理 带来较大挑战。 (一)宏观影响:金融体系流 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对货币创 新及跨境资金监测提出更高要求 在跨境资金双向流动、人民币 汇率双向波动成常态的大背景下, 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 道的情况开始发生改变。2014年我 国外汇占款增/JI]7700亿元,远低于 2013#-的2.76万亿元,外汇占款大 幅下降意味着向市场被动投放的流 动性减少,需要增加新的主动货币 投放渠道来对冲这一影响,以保证 货币供给的基本稳定。这就对货币 当局进一步创新方式、完善货 币工具组合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4年,央行多次使用了新创设的 结构性货币工具来调节流 动性。从当前看,这类创新工具的 期限多为1年以下,为适应跨境资本 流动的新常态,未来还需酝酿并适 时出炉更长期的(如3~5年期)创 新工具。与此同时,跨境资本双向 流动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流动渠 道更趋多元,也对加快建立健全跨 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和宏观审慎 监管体系提出了更紧迫的需求。特 别需要监管部门对跨境资金流动形 势变动的触发条件、实现渠道和潜 在风险进行监测分析,积极研究采 用宏观审慎的逆周期手段,以防范 市场大幅波动风险。 (二)微观影响:促进市场主 双向思维。从过去以防范人民币单 度看,应当注意:一是高度警惕跨 体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表、注重防 边升值风险、防范跨境资金流入 境资本流动新形势下的个体企业外 范资金和汇率双向波动风险 风险为主,转变为全面管理好资金 币债务风险。在美元升值的大背景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及跨 和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通过套期 下,美元负债比例较高的企业债务 境资金双向流动趋势增强,包括银 保值等手段将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 负担将明显增加,而这一趋势随着 行、企业在内的境内市场主体开始对 转变为确定性。同时,加强对外汇 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还将进一步强 此进行适应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企 业结汇动机减弱、持汇意愿增强;企 业美元债务去杠杆化进程启动;企业 远期结汇签约减少、购汇增加,未到 期远期净结汇余额下降,推动银行增 补外汇头寸。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上 述调整均导致银行和企业等主体外汇 资产增多且境内运用减少,大部分转 向境外运用并表现为资本和金融项下 资金流出。总体而言,市场主体的汇 率预期或结汇意愿不仅会影响到其自 身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还将 反作用于外汇供求,成为影响国际收 支的关键性因素。外汇由过去央行集 中持有变成了企业、机构和个人分散 持有,是“藏汇于民”的过程。 (三)跨境资金流动新常态下 银行的关注点及策略建议 针对资本流动的新常态,如何 调整策略、趋利避害,是金融机构 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树立双向思维,适应资金双 向流动 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新常态要求 金融机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过去 的线性、单边思维,转变为复合、 流动性和结售汇头寸的监测预警, 化。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经济下行压 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异动风险制定预 力加大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下降、利 案,防止资本流动中的“黑天鹅” 润率下滑的叠加影响,不排除部分 事件冲击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运营 企业债务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甚至升级为重大损失。 因此,金融机构须高度警惕个体企 2.抓住业务机会,加快外汇产 业的外币债务风险,并积极引导企 品创新 业做好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的调整, 为了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 逐步化解相关风险。二是持续加强 资金和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需要 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企业客户树 金融机构加快相关金融创新,特别 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积极管理 是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外汇风险 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要帮助企业 管理工具。我国已陆续推出了远 正确认识汇率避险工具的作用,不 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等基础 能把汇率避险当作赚钱的工具而应 的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下一步, 作为管理风险的手段,引导企业对 预计监管部门有望根据人民币汇率 外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而避免过度 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 投机。 程,适当突破“实需原则”,加快 在岸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的 注释 发展,增加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 ①人民币对美元的夏普比率一双边利差 双边货币汇率的波动率 度。金融机构也应当顺应市场需 求、顺应监管层鼓励金融创新的大 方向,稳步推进外汇产品创新,丰 富外汇市场避险保值衍生产品。 3.关注重点风险,加强投资者 作者单位: 风险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从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客户的角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