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兔子教案
教案标题:大班手工兔子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书籍介绍兔子的外貌和特征。
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或蜡笔等制作兔子的材料。 3. 大型画纸、彩色铅笔或蜡笔等供学生绘制背景使用。
4. 报废纸箱或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兔子巢穴的材料。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展示一张兔子的图片或使用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兔子的外貌特征,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主体活动:
2. 分发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给每个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制作一个手工兔子。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样本供学生参考。
3. 在学生制作兔子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剪出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等部位,然后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到兔子的身体上。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和创作,可以在兔子的身上添加其他装饰物,如领带、眼镜等。
4.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组织学生们在完成兔子后,分组合作创作一个大型兔子巢穴。提供报废纸箱或纸板等材料,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个巢穴模型。他们可以绘制草地、花朵、树木等,然后将手工兔子放在巢穴中,营造一个兔子们欢快玩耍的环境。
结束活动:
5.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兔子,并让他们在巢穴中找到一个位置安置自己的兔子。学生可以讲解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6. 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强调每个人的独特创意和努力。
补充活动:
7. 可以邀请学生分组进行小小剧场表演,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扮演兔子的角色,展示兔子的特殊动作或行为习惯。
教学延伸:
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兔子的更深入研究,如了解兔子的种类、分布地区等。
2. 鼓励学生创作一篇有关兔子的小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完成故事书。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制作兔子和参与合作活动时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展示个人作品和解释创意时的表达能力。 3. 观察学生是否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兔子的外貌和特征,同时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艺术创造力以及观察力和合作能力。这个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兔子和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