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

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世娱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黄金国 郭志永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20期

摘要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阳山县为例,分析了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性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 农地资源;障碍性因素;可持续利用;粤北岩溶山区;广东阳山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20-0332-02

Study on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Karst Mountain Area of Northern Guangdong:Taking Yangshan County for Example HUANG Jin-guo 1 GUO Zhi-yong 2

(1 Department of Space Information & Resource Environment,Foshan University,Foshan Guangdong 528000; 2 Environment & Programme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Abstract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was the foundation of accomplish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aking Yangshan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obstacle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were analyzed,on a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principles,dire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obstacle factors;sustainable utilization;karst mountain area of northern Guangdong;Yangshan Guangdong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石漠化分布广泛,农用地发生石漠化潜在威胁多、隐患大。因此,搞好农用地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阳山县为例,分析了农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为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阳山县农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阳山县土地面积的80.73%为农用地,面积达到了268 807 hm2。在农用地中,耕地的面积占14.42%,面积为38 758 hm2;旱地、水田、水浇地在耕地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占的比例为54.2%、45.5%、0.3%;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的面积为2 878、221 413、5 759 hm2;在林地中,有林地占71.0%,灌木林地占21.9%,其他林地占5.6%;其他农用地中田坎占46.3%、农村道路占16.2%、农田水利用地占14.9%、坑塘水面占17.7%、农田设施用地占4.9%[1]。

2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障碍性因素分析

2.1 农地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

阳山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区域内不仅山地面积大,而且坡面陡峭,多乱石缝地和石旮旯地。受区域气候的影响,降雨季节分配极不均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造成水土资源易流失,使阳山县成为广东省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流失的泥土在河道和库塘中逐渐堆积,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水土流失还会降低粮食的产量,降低农业效益,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形成恶性循环。 2.2 耕地分散,土层浅薄,石漠化潜在威胁大

阳山县岩溶地貌发育,山多平地少,地面崎岖破碎,地势高差悬殊,耕地以旱地为主,散布于石灰岩露头的坡地上,面积小而分布零星,土壤多为薄有机质层薄层红色石灰土,不少土壤中岩石裸露,耕层厚薄不一,一般不超过50 cm[2],土壤结构较差,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生产力不高。阳山县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灌溉条件等因子的影响下,农用地石漠化逐渐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注重农业环境保护的生产活动,都会造成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土地退化成石漠化土地。 2.3 人地关系紧张,后备资源不足

农业是阳山县的主要产业,当地人均耕地面积比全省平均水平略高,但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3%。从阳山县的耕地情况来看,在未利用的土地中,难以利用的少土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的面积为35 910 hm2 [3]。根据刘连胜等[4]的调查,阳山县能够进一步开发的耕地主要是三等地。这类地主要是开发成本较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高,其面积为24 636.05 hm2,占宜耕地总面积的85%左右。这些土地如果进行改良,成本高,改良后产量依然不高;如果不进行改良,长期被环境改造后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 2.4 石漠化分布广泛,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阳山县是粤北山区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石漠化总面积16 169.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56%,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40.6 hm2,占2.11%;中度石漠化面积6 009.8 hm2,占37.17%;重度石漠化面积9 479.9 hm2,占58.63%;极重度石漠化面积339.2 hm2,占2.10%[5]。石漠化区域土壤和植被稀少,土被不连续,水源涵养能力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有些地方出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原则、方向与对策 3.1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就是在全面认识区域农地资源现状构成、质量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农地资源的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性,在时空上建立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阳山县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1 生态优先原则。阳山县生态环境脆弱,农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石漠化面积的扩大。因此,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首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2 因地制宜原则。阳山县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应以当地的资源条件为依托,根据农地的适应性,确立合理的发展方向,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不能强行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3.1.3 市场导向原则。农地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其自然属性,而且要考虑其经济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阳山县农地资源如何利用,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和农业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真正体现经济效益。

3.1.4 可持续利用原则。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方针,避免掠夺性、破坏性开发,才能实现农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保证农地资源良性的永续性利用。 3.2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

在广东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阳山县属于生态发展区域。在规划中阳山县应该发挥生态屏障、涵养水源、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作用[6]。因此,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要以生态适宜为目标,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以生态效益优先,确定农林牧业土地利用的优化结构和布局,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应用新型的生态技术、加大投资的基础上,以移民搬迁、人口减载为辅助手段,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3.3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3.3.1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加强农地生态建设。阳山县的地理环境和环境条件决定了该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较为脆弱的水平,水土流失和农地石漠化是农地利用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阻碍因素。为了保证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要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整治。要划分小流域单元,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土地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特点、自然经济发展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是阳山县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阳山县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并结合农地资源特色和优势,坚持以市场导向、优化配置农地资源为基础,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走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经济道路,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生态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发展的新飞跃。 3.3.3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与复垦,因地制宜开发后备农用地资源。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垦复是增加农用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除了积极开展土地垦复、治理外,还要对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出台相关的优惠和扶持,增加农用地储备。 3.3.4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阳山县生态环境脆弱,农地资源短缺,因此,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突出对农用地的管制,重点要放在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管制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转移管制上,实行严格的农用地转用许可审批制度,要从根本上遏制耕地面积的减少。

3.3.5 改革农地制度,建立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农地制度改革是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此,阳山县必须积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尤其是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地制度创新,建立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加大的宏观力度,积极培育农地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农地的供求和使用,优化配置农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地资产效益,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4 参考文献

[1] 黄金国,郑灵佩,魏兴琥,等.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以阳山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240-246.

[2] 朱世清,卢家诚.广东石灰岩山区土壤资源利用研究-以阳山县江英乡为例[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2,1(1):3-8.

[3] 肖立.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5.

[4] 刘连胜,陈乐书,李小非,等.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9(8):110-1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黄金国,魏兴琥,王兮之.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4):105-109.

[6] 叶玉瑶,张虹鸥,陈静,等.山区县生态发展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阳山县生态发展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12,32(1):59-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