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仇雠的读音

仇雠的读音

来源:世娱网

仇雠的读音是:chóu chóu。

仇雠的拼音是:chóu chóu。 注音是:ㄔㄡˊㄔㄡˊ。 结构是:仇(左右结构)雠(左中右结构)。 繁体是:仇讎。 简体是:仇雠。

关于仇雠的词语

切骨之仇  嫉贪如雠  公报私雠  深雠大恨  反目成仇  视为寇雠  借身报仇  国仇家恨  嫉恶若仇  报雠雪恨  

仇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仇雠chóuchóu。(1)仇人。仇雠[chóuchóu]⒈仇人。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英personalenemy;基础解释:(书)(名)仇敌:勿为亲厚所痛,~所快。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仇仇”。仇人;冤家对头。引《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讐不作。”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讐结恩信。”《旧唐书·张濬传》:“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仇讎。”清毛秀惠《钱塘怀古》诗:“自愿苟安增币帛,谁抒孤愤报仇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找他不共戴天的仇讎。”

三、网络解释

仇雠仇雠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仇仇”,读音为chóuchóu,仇人,冤家对头。《左传·哀公元年》等均有相关记载。综合释义:亦作“仇仇”。仇人;冤家对头。《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讐不作。”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讐结恩信。”《旧唐书·张濬传》:“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仇讎。”清毛秀惠《钱塘怀古》诗:“自愿苟安增币帛,谁抒孤愤报仇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找他不共戴天的仇讎。”网友释义:仇雠: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义)亦作“仇仇”,仇人,冤家对头。仇恨;仇怨。仇敌。汉语大词典:见“仇雠”。亦作“仇仇”。仇人;冤家对头。《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雠结恩信。”《旧唐书·张浚传》:“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仇雠。”清毛秀惠《钱塘怀古》诗:“自愿苟安增币帛,谁抒孤愤报仇雠。”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找他不共戴天的仇雠。”其他解释:1.怨之匹也,俗作讐。《尔雅·释诂》:「仇讐敌妃,知仪匹也。」注:「《诗》云:『君子好仇。』讐,犹俦也。《广雅》云:『讐,辈也。』。」疏:「释曰:『仇者。』孙炎云:『相求之匹也。』讐者,俦侣辈类之匹也。」;《周礼·秋官·朝士》:「凡报仇讐者书于士,杀之无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今令尹不寻诸仇雠。」;《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之仇雠,而我之昬姻也。」;《管子·禁藏》:「出拘民解仇雠。」;《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吕氏春秋·孝行览·长攻》:「仇雠敌战之国也。」;《韩非子·八经》:「人不私父兄,而进其仇雠。」;《战国策·秦策》:「商君固秦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晋、范甯〈谷梁传序〉:「以不纳子纠为内恶,是仇雠可得而容也。」;《战国策·魏策三》:「而又况于仇雠之敌国也。」;《战国策·燕策一》:「夫齐赵者,王之仇雠也。」;《国语·越语上》:「夫吴之与越也,仇雠。」;《史记·始皇本纪》:「相攻击如仇雠。」;《汉书·谷永传》:「举善不避仇雠。」其他释义:仇敌;仇家: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关于仇雠的成语

贸首之雠  切骨之仇  深雠大恨  公报私雠  国仇家恨  枕干之雠  报雠雪恨  反目成仇  借身报仇  视为寇雠  

关于仇雠的造句

1、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天下归元。  

2、行赏不遗仇雠,用戮不违亲戚。  

3、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4、李靖严于治军,赏罚分明,不避亲疏与仇雠,以惩恶劝善,激励将士。  

5、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关于仇雠的诗词

《袁绍·许中四面尽仇雠》  《五子之歌·仇雠万姓遂无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