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签订的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双方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约定了违约责任和违约金,违反合同的一方需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购房合同需符合法律规定,一旦签订成功,不能随意违约。
法律分析
一、在中介签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法律效用
有。
买卖双方与中介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买卖双方与中介签订的是买卖居间合同与买卖合同,其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在房屋所有权人授权之下成立的,是合法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居间合同主要是为了保障中介费的支付。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1.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订立合同的主体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3.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条件;
4.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房产中介签的合同是否能违约
1、房产中介签的合同不能违约,违反合约的,要按合同约定向合同对方支付违约金。
2、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要赔偿合同对方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
3、房产中介合同的违约,首先按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的,要赔偿房产中介的中介费损失,损失包括为促成房产交易而支出的费用以及预期的中介费损失等。
(1)法律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
(2)因此,当事人如需要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4、现在如果房屋中介公司和其他的业主和存在着相关合同的约定,并且在合同上都已经明确的规定了具体的违约责任,其中一般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内容的履行自身责任,完全是可以主张违,这是明确的。
房屋买卖合同也是可以和中介签的,前提是合同的内容以及签订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这样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签订成功后不能违约,一旦违约需要按照约定来支付违约金,如果有造成损失的话,还需要作出相应的赔偿。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结论如下:
购房合同在中介的签署下具有法律效力,属于合法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房产中介签署的合同不能违约,违反合约需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合同中如有约定违约责任,则需按约定处理。房屋买卖合同与中介签署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签署成功,不得违约,否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