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飞梯的拼音

飞梯的拼音

来源:世娱网

飞梯的读音是:fēi tī。

飞梯的拼音是:fēi tī。 简体是:飞梯。 结构是:飞(独体结构)梯(左右结构)。 繁体是:飛梯。 注音是:ㄈㄟㄊ一。

关于飞梯的词语

梯荣阶禄  梯愚入圣  上树拔梯  去梯之言  上楼去梯  梯山航海  突梯滑稽  胆裂魂飞  上竿掇梯  登高去梯  

关于飞梯的成语

登高去梯  梯山栈谷  胆裂魂飞  突梯滑稽  梯愚入圣  上竿掇梯  航海梯山  上楼去梯  上树拔梯  梯山架壑  

飞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飞梯[fēitī]⒈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基础解释:古代攻城用的长梯。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引《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引汉陈琳《武军赋》:“其攻也则飞梯行临,云阁虚构。”

三、网络解释

飞梯释义出处综合释义: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引汉陈琳《武军赋》:“其攻也则飞梯行临,云阁虚构。”飞梯[fēitī]古代攻城的器具。木制,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攻城时向城墙推进。《周书.卷一八.王思政传》:「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汉语大词典: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引汉陈琳《武军赋》:“其攻也则飞梯行临,云阁虚构。”国语辞典:古代攻城的器具。木制,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攻城时向城墙推进。飞梯[fēitī]⒈古代攻城的器具。木制,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攻城时向城墙推进。引《周书·卷一八·王思政传》:「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辞典修订版:古代攻城的器具。木制,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攻城时向城墙推进。《周书.卷一八.王思政传》:「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其他释义:1.古代攻城用的长梯。据《武备志.飞梯图说》载:有木制的,长约二三丈,一端安装双轮,攀城时以轮贴着城墙推进竖起;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登;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