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濯缨的读音

濯缨的读音

来源:世娱网

濯缨的读音是:zhuó yīng。

濯缨的拼音是:zhuó yīng。 简体是:濯缨。 繁体是:濯纓。 注音是:ㄓㄨㄛˊ一ㄥ。 结构是:濯(左右结构)缨(左右结构)。

关于濯缨的诗词

《濯缨阁·平生诗思弗浪与》  《濯缨亭·谁引沧洲客》  《咏濯缨亭》  

关于濯缨的造句

1、可惜啊,只可惜当年那个当朝诤谏,敢捋洪武先帝虎须的景濯缨已经没了。  

2、大量汇集而来的泉水在濯缨池西侧形成一个小瀑布,透明的泉水喷珠泻玉般涌流而入,水花翻腾不息。  

3、濯缨濯足,为人自取,把好坏归之于命运,显然是不对的。  

4、斑草班荆,坐磻石之上;濯缨濯足,就沧浪之水。  

5、更何况多少河流污浊浑沌,濯缨濯足,均已不堪。  

关于濯缨的成语

濯缨濯足  濯污扬清  冠缨索绝  濯足濯缨  振衣濯足  水清濯缨  牛山濯濯  濯缨洗耳  沥胆濯肝  濯足沧浪  

濯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濯缨[zhuóyīng]⒈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基础解释: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二、引证解释

⒈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引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前蜀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尧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三、网络解释

濯缨濯缨是一个汉字词语,综合释义: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前蜀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尧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网友释义:词目:濯缨拼音:zhuóyīng注音:ㄓㄨㄛˊㄧㄥ解释: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汉语大词典: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前蜀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国语辞典:洗涤帽缨。濯缨[zhuóyīng]⒈洗涤帽缨。引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⒉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引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辞典修订版: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其他释义:1.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关于濯缨的近义词

帽缨  

关于濯缨的词语

短缨缨  濯足濯缨  濯贝  濯濯游畤  濯缨  童山濯濯  濯缨沧浪  濯濯  濯濯童山  牛山濯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