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解决
列举你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篇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教学内容:教科书P96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5~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继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出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策略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列举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一列举”的策略特点,提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可以用哪些方式列举?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2、教学例2。
1、出示例2题,指名读题。
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每两支球队只进行一场比赛;每支球队要分别与其他3支球队赛一场。)
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谈话:这道题确实可以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我们知道列举时要有序。 想一想,按怎样的顺序列举会不重复、不遗漏?和同学讨论一下。 3、全班交流。
(1)分别列举各场比赛,排一排: 红—黄 红—绿 黄—绿 红—蓝 黄—蓝 绿—蓝 (2)可以通过画图列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列举时,可以列表;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列举出全部结果后,要进行检查。)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
学生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交流算法。 2、做“练习十七”第5题。
学生完成,做完后,指名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交流算法。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学生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交流算法。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
P98 “练习十七”第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教学后记: 篇二: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94~95例1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想一下,过去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你们说到的列表、画图这两种策略都是用来整理问题中的信息,便于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最后还是通过列式计算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策略则不然,运用这种策略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再列式计算。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吧。 2、探究策略。 1、教学例1。
王大叔在围羊圈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他究竟碰到了什么困惑?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出示例1,你愿意帮助王大叔解决困难吗? ①提问:从题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确定围成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我们要考虑的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知道长和宽。) 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呢? C=2(a+b)(a+b)=C÷2=22÷2=11
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1米,你有信心把不同的围法都找到吗?把你找到的围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指名回答。
②大家这样有条理地表达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都写下来,似乎也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能很好地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让学生发表意见,把意见统一到列表上来。) ③出示表格:请你把刚才所找到的所有围法都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列表) 出示学生表格:
长方形的长/米 10 9 8 7 6 5 4 3 2 1 长方形的宽/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方形的长/米 10 9 8 7 6 长方形的宽/米 1 2 3 4 5
提问:这两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要研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你认为哪张表格是正确的?为什么? 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对比你认为在“一一列举”时最应该注意什么呢? 板书:有序
这样有顺序的一个一个排列出来有什么好处?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④小结:像这样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策略,就是我们今
天要研究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一一列举”。 板书:一一列举
⑤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大叔知道了羊圈一共有5种不同的围法,可这会他又在纳闷该选择哪种围法?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王大叔?指名回答:为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加入面积一栏。学生口算,教师填入面积。
提问:观察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⑥小结:看来有顺序的一一列举,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 2、讨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1)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2)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3)有序地写出3张数字卡片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三、巩固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现在到了检验大家学习成果的时候,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做“练一练”第1题。
(1)出示题目:有一种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 9:40 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指名读一读。
(2)学生先尝试完成。
(3)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教师主要掌握学生一一列举时的顺序。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各自做题,指名说结果(12种)。 3、做“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各自做题,集体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可以用哪些方式列举?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用一一列举策略的同时,我们还用到了其他策略,你知道用到了哪些策略吗?(列表、画图)随着你们知识的增长,将来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课堂作业。 P97第1、3、4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有顺序长方形的周长=22米 不重复
不遗漏长方形的长+宽=22÷2=11米 教学后记:
篇三:XX新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4-95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 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 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10根小棒,你能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吗?学生尝试摆出不同 形状,并要求学生初步感知规律:长+宽的和不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王大叔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答吗? 2、教学例1。(25钟) (一)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1、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2、(指名读题):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发现题目当中隐藏的信息吗(2人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掌声)
师:周长一定是22米,是保持不变的,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长和宽在变化,那么面积也就有大(顿)有小。 师:长和宽可能会是几米?指名答 他猜得对吗?再指名答理由(2人)。
设疑:还有不同的围法吗?(有)大家想一想:在这么多围法当中,要想知道怎 样围面积最大,可以怎么做?(把所有围法都列举出来)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来围一围? (二)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分层提出要求:
?请你用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中。 ?也可以直接填写记录单,再通过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师注意收集(A:遗漏B:重复C:全但无序D:有序)的表格进行投影展示。
2、比一比:大家更欣赏哪种记录方法?(D)为什么?(板书:按顺序)按顺序列举有什么好处?(板书: 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掌声) 师: 请刚才没有按顺序填写的同学改成按顺序填写。
3、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围法?你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吗?(长6米,宽5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来我们还要对列举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选出我们想要的。 4、比较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小结揭示课题:像刚才这样把事情发生的所有结果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出来,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通常就称它为“一一列举”的策略。(板书:——一一列举)齐读课题。
(三)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列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2、进一步要求: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思考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如:一年级:10的分与合;四年级:学习倍数和因数时,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在列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过渡:王大叔有个女儿叫小芳,再过几天就是小芳的生日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准备了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呢?
三、拓展应用,丰富体验。(8钟)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1)指名读题,指名板演。
(2)学生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列举的。 过渡:王大叔要到食堂去吃饭,我们去看看食堂有什么好吃的吧。 2. 出示“练一练”第2题. (1)指名读题,指名板演。
(2)学生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列举的。 四、总结全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列举时需要注意什么) 五、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常常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这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长方形的周长=22米 按顺序 长+宽:22÷2=11(米)不重复 不遗漏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