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2)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茎里的“运输网”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5、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植物对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制造有机物;(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自然界不能没有植物。
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
1、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缺少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2、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有(保护幼花)的作用。(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这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位于花的,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3、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孕育成长。
第5课:果实里的新生命
1、(花瓣)、(雄蕊)在慢慢的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
2、植物的果实虽然多种多样,但结构具有共同点:都有(果皮)和(种子)。
3、果实是由花的(子房)部分形成的。
4、果皮和种子有什么作用?
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有的果实的果皮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种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是果实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种子有(传宗接代)的作用。
课后题1:这是一个种植了一些小草的密封小瓶——生态瓶。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瓶子里的生物能生存一段时间吗?答:密封的生态瓶实际上是一个模拟的陆地生态系统,里面生长着绿色植物、小动物以及它们赖以生活的无机环境。生态瓶是透光的,可让里面的植物得到阳光。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跟无机环境之间,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瓶里的绿色植物,可利用瓶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并排出氧气;小动物可以使植物的枝叶,利用植物释放的氧气进行呼吸,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这个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一段时间。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第6课:酸奶的秘密
1、制酸奶的步骤:
第1步:准备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瓶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晚,保温瓶。
第2步:把鲜牛奶煮开,在凉至35℃左右。
第3步: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第4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第5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牛奶为什么能制成酸奶呢?制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这是因为在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乳酸菌)在起作用。(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在合适的温度下,它能让牛奶变酸。最关键的步骤——(添加新鲜酸奶)。
3、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把牛奶煮开,再凉至35℃。(2)要添加适量的酸奶。(3)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4)要注意卫生,注意安全。4、(病毒)是目前为止所知的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比(细菌)还小得多。病毒不能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所以病毒可能会给受侵害的生物带来较大的影响。人类的(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疾病就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第7课:发面的学问
1、发面团实验步骤:
第1步:准备两个小盆,每两个小盆分别放100克面粉。在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干酵母粉,另一个盆不加。
第2步: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第3步:分别把两块面团充分地揉捏,直至面团成型,不再发黏为止。
第4步:把揉好的面团分别放进两个盆里,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常温下放置。
2、两块面团有什么不同?没有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按一下,较硬,切开后也没有那么多空隙;闻一闻,还是原来生面粉的气味。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发生明显的变化;按一下,面团很松软,切开观察有很多空隙;闻一闻,气味有点酸。
3、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和细菌一样,(酵母菌)也不属于动物和植物,它属于另于一种生物——(真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4、除了酵母菌外,(霉菌)、(蘑菇)等也属于真菌。
5、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6、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
7、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何做好家里的防霉工作?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高温煮沸)、(加糖)或(盐腌制)。
8、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有许多蘑菇是有毒的,特别是(色彩鲜艳)的蘑菇,一般都有毒。
9、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真菌也一样,即有益于人类、有益于自然界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10、细菌(真菌)的利与弊?利:人们可以利用细菌来生产(药品)和制作(食品);生产(腐殖质);弊:细菌可以导致(疾病)。
11、课后题1小明去了一些面粉,加了一些清水后,把面粉揉成面团。常温下放置两个小时后,面团却没有发起来。这是为什么?小明的面团没有发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往面粉里添加酵母粉。在这个活动里,酵母粉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里面含有具有活性的酵母菌。要靠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才能使面团膨胀起来。
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
第8课:电路的研究
1、(灯泡)、(电池)、(导线)组成的闭合回路是一个简单电路。让2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并联)和(串联)。并联灯泡一样亮,串联不一样亮。
2、除了我们常见的(手动开关)外,还有(声控开关)、(触摸开关)、(光控开关)、和(红外线)开关等。
3、开关的作用: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并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4、能让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如(回形针)、(铁片)等;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如(橡皮擦)等。
5、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
6、注意用电安全:
(1)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2)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3)不要湿手触摸电器,(4)清洁电器时要断开电源;(5)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
7、为什么要安全用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
第9课:有趣的磁现象
1、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的物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示方向。
2、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3、两块磁铁的实验相同的两个磁极(如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个磁极(如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磁极靠近的方式实验现象: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4、为什么有时磁铁隔着物体仍能吸铁呢?在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磁力)。在磁场中,一些非铁磁性物质,如(玻璃),(纸)、(塑料)等不被磁化,不产生磁力,不影响磁场的作用力。所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玻璃、纸片等仍能产生吸引力。
5、哪里运用了磁?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磁性擦窗器)等。
第10课:指南针
1、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N是指(北),S是指(南)。
2、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向的南极(或北极),就是地球磁场的北极(或南极),我们的祖先根据这一性质,发明了指南针——(司南),来测定方向。
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
1、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吸铁?因为电磁起重机里存在着线圈和铁芯。在铁芯上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通电时能吸住铁,断电时铁就会掉下。
2、电磁铁确实也出现与磁铁一样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所以电磁铁也有(磁极)。3、怎样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1)用增加线圈匝数的方法;(2)用增加电流的方法;(3)既增加线圈匝数,又增加电流的方法。
4、课后题2用小卡片剪成小鱼的形状,在“小鱼”身上别上回形针。讲“小鱼”放到盛着清水的杯子里,你能不弄湿手和工具,把“小鱼”从杯子里“钓”出来吗?
设计方案:(1)做一根磁的鱼竿,将带回形针的“小鱼”钓出来;
(2)用较大的磁铁,隔着玻璃杯把“小鱼”移出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