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来源:世娱网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沉降观测基本技术措施 4 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5 提交资料 6 附图

1 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工程规模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沉降观测大纲

目 录

1.3 沉降观测的建筑物

确定进行沉降观测建构筑物依据是设计图纸,具体确定办法是查阅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图纸并向设计代表进行咨询。现确定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建构筑物为:主厂房列柱、汽轮机基础、锅炉基础、烟囱、空冷岛基础、送风机室、启动锅炉房基础、基建办公楼、单身宿舍楼基础。 2 编制依据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DL/T 5001-200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902004-92 3 沉降观测基本技术措施 3.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①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基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②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基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③各基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基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水准控制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基准点的高程。水准控制网见附图一,基准点的样例详见附图二。 3.2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增加荷载情况下的沉降量,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沉降观测使用高精密水准仪蔡司Ni002,水准尺也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很小的高精度铟钢合金水准尺。

工程技术人员都接受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并且已经从事沉降观测工作10年,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3.3 观测周期的确定

沉降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沉降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

建构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可依据建构筑物基础与增加荷载情况而定,也可按不同的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根据目前大多数电厂建设的进展情况,暂将观测周期定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3.4 观测点的设置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向与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观测点的样例详见附图三。

本工程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依据相关设计图纸而定,并且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体或柱体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3.5 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①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②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③观测人员要稳定;④每次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⑤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3.6 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3.7 沉降观测的精度

由水准基点构成的沉降监测网,可布设成闭合环、结点或附和水准路线等形式。沉降监测网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闭合差小于±0.3 mm。在施工期间,每间隔3个月~6个月应对沉降监测网进行稳定性检验。

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施测,闭合差小于±0.6 mm;对于发电厂重要的构筑物如汽轮机平台的观测则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闭合差小于±0.3 mm。 3.8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数据平差计算采用《地面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平差方法按等权代替法平差,水准路线测段高差的权与测段测站数成反。计算成果数字取位至0.01 mm。 4 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4.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建构筑物布局特点及现场的环境条件设置了4个基准点和4个工作基点。各基准点都设在了建构筑物开挖和震动区范围之外,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平差计算出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高程。

4.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厂区水准控制网,依据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4.3 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⑴各项观测指标要求 ①前后视距 :≤30m; ②前后视距差 :≤1.0m; ③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④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 mm; ⑵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①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②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③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④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⑤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⑥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4.4 观测计算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4.5 统计表汇总

①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累计成果表见附图四。

②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平均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图见附图五。

③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座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4.6 建立沉降观测现场汇报制

建立沉降观测现场汇报制。每次沉降结束后,应及时向甲方进行汇报,包括:各建筑物是否有异常沉降,现场存在哪些问题甲方解决等内容,并以《沉降观测工作汇报信》(见附图六)的形式提交给甲方。 5 提交的资料 沉降观测报告书 附:沉降观测点累计成果表

沉降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平均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图 6 附图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附图五

附图六

沉降观测工作汇报信

编号: 共 1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记 事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一、沉降观测建构筑物施工情况(项目、进度等): 二、沉降观测简况: 三、需甲方解决的问题 甲 方(签 名): 日 期: 乙 方(签 名): 日 期: 注:1 “甲方”是指业主;乙方是指受委托的沉降观测单位。 2 《汇报信》一式二份,甲、乙两方各一份进行归档。 3 各栏不够填写时,可加附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