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普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文档资料

当前普通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文档资料

来源:世娱网


当前xx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而学校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承载体,担负着神圣的教育使命。其中,“德”作为首位要素,着实体现出德育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德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现实却是尽管从到地方一直强调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可是被高考牵着鼻子走的学校教育,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从自身的亲身体会出发,谈一谈目前德育教育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学校德育教育能真正成为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的教育。

一、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形式,轻视德育教育的效果

目前,大多数中学的德育教育,采用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强调说教,忽视实践。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学校作出要求,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到班级进行说教和提要求,至于学生能否从中受益,不做进一步的跟进。使得德育教育停留在形式,缺乏实际效果。

2.德育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主义者奠定基础。”这一任务,总体上讲是抽象的、概括性的要求,很多学校不知如何让将这一任务具体化、形象化,致使学校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过于笼统,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都千篇一律,学生都能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等,或者有教师和领导坚持认为“成绩好就等于品德好”和凭经验、凭直观印象的评价偏向,使得整个评价缺乏针对性。

1 / 3

3.学生在xx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明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德育学习也不例外,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下,很多学校只是采用的灌输式的说教,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感觉,德育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思想教育活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效果。

4.社会上发生的不良事件,严重冲击学校的德育教育2012年发生的广东中学生扶起摔伤的老人被讹诈,四川的小学生扶起摔伤老太被讹诈等事件的频发,冲击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尽管这些事件最终被调查清楚,助人者行为最终得到了肯定。

但是,这些事件还是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诚信大大降低,对我们学校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极大冲击。

我们在学校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助人为乐,但是这些事件,让本来愿意助人为乐的学生,产生了胆怯,毕竟助人被讹诈事件发生过,也有可能还会发生,如果帮助别人,被讹诈了,不能还原事实,那对学生及学生家庭将是严重的打击。

二、中学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对策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学校虽然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但学生毕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更多时间还是在家庭中成长,很多行为习惯及品德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家庭教育。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必须与学生家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当然,这种沟通不是学生犯错后,学校通知家长来管教学生,而是一种长期的、定期的家校沟通,是一种学校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以便家长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当下,学校家长委员会制度还是比较好的方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搭建好一个家庭和学校有效沟通的平台,为德育教育乃至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2 / 3

2.制定合理的、便于评价的xx教学目标

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效果不明显,其根本就在于学校的德育教学目标过于空洞,评价过于理想。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的指标等等比需要合理、可行才行。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须将笼统的、抽象的德育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我们说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祖国这么大,怎么去热爱,如果集体给不了学生温暖,你让学生怎去热爱等?所以,我们要将教授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强调爱国等同爱家,爱国从爱护周围的一切开始。

3.德育教育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必须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德育教师或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情境创设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掌握辩证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积极组织课外校外活动,紧贴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感悟,从而塑造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因此,要不断地认识和总结过去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得与失,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