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帅实习报告
我们小组十一人分别负责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其主要工 作包括听课、备课、试讲、授课、说课、批改作业和试卷、开展历史活动课 等。
1主要工作
听课。从教育实习工作之始,我们一人分别在初中部与高中部就开始了 听课工作。除了对应的原任历史教师外,我们还听了包括初二级、初三级、高 二级与高三级历史教师的课,囊括了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以 及三个必修模块,博采众长。除了拥有丰富经验的在职历史教师外,我们还互 相听课,彼此提出建议,共同进步。这不仅包括了初中部之内与高中部之内的 听课,我们还经常彼此交流,初中部的实习队员到高中部听课,高中部的实习 队员到初中部听课。除此,我们小组还共同前往广州市第十中学与沙涪中学, 聆听来白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公开课。在授课期间,我们仍然坚持听原任历史 教师或者同班队员的课,充实白己的教学设计,力求保持每个班教学的连贯 性。集百家之所长,我们每人至少写下了十五篇听课记录与评课记录,作为以 后教学工作的参考范例。
备课。在通过听课吸取历史教师们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彼此的 备课工作。我们通过细心领会课程标准、研读各类教学参考书籍、询问原任历 史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等方式,把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知 识运用于实践之中,编写好每一课的详细教案,制作好每一课的课件。而且, 对于我们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我们会分别交予原任历史教师与李芳清老 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再进行修改,草稿即成,又复毁之,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正 式定稿。
试讲。光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教案和课件是不足够的,我们还会经过多 次试讲,请原任历史教师或李芳清老师指正,才敢把白己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 正的课堂上。譬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高中部的每位队员都试讲了至 少两遍,互相吸收彼此的经验,跟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反复讨论,才最 终落实教学设计。
授课。俗话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我们经过反复地完善教 案、修改课件、模拟试讲后,终于站上讲台,一展平生之所学。在初中部,每 位队员每周授课一节,每节四或六个课时,实习期间共授课五节,课时约二十 六个;在高中部,每位队员实习期间共授课三到五节,课时六个。
1 / 4
仅仅把原来的教学设计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位队员都秉 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乐学的心态,灵活地进行课堂反思和课后完善。譬如丁智 勇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感觉白己整个授课过程比较闷,于是在
独
尊儒术”的难点处理上设计了一个话剧来提高趣味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形成了 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如李捷盈在讲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出现较 严重的拖堂情况,于是在非教学重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解释,终于在一课时内 完成了完整的教学。
说课。除了日常的从备课、试讲到授课以外,针对以后教师招聘中必不可 少的说课竞赛,我们在李芳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次说课。根据我们 每位实习队员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并鼓励我们在实习结束后继续进 行说课演练。
批改作业和试卷。授课只是把知识与学习方法传达给学生,学生的掌握效 果如何仍然需要反馈得知,而批改作业和试卷则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常用手 段。因此我们的实习队员常主动提出帮助原任历史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譬如 高中部的实习队员们在批改学生单元的作业时,发现学生仍然以初中死记硬背 史实为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对于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 仍然比较薄弱。于是实习队员们在第二单元的授课中增加了历史材料,引导学 生从中提取知识点,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开展历史活动课。依照学院的教学安排,教育实习期间除了需要完成新知 识课的授课以外,还需要开展历史活动课,充实白己的教育实习经历。因此我 们小组十一人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课,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和
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譬如杨妙如开展的〈〈走近秦始皇》一 课,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秦始皇,引导学生学会评价秦始皇,落实了〈〈全 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历史人物”的能力目标。又如陈俊杰与陈晓清共同开展的〈〈广州,我最掂》一 课,从学生熟悉的广州历史遗迹入手,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这些 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而梳理一个完整的广州历史体系,使学生感受独具地 方特色的广州文化的韵味。再如邓铭兴与罗翠婷共同开展的〈〈历史很精彩》一 课,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影视素材,使学生感受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 兴趣,并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史实的技巧。 2心得体会
3有待改善
2 / 4
作为实习教师,我们小组十一人的经验是不足的。尽管我们经常虚心地请 教原任历史教师和李芳清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地修改,但我们仍然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里进行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善。
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根据 xx
清老师的意见,无论是初中部的实习队员,还是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在教 学实践中仍然是以落实知识目标为主,能力与方法两方面的目标没有落实得很 到位。其实众所周知,现在高考的考查更重视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历史学 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教材中描述的史实主要是为教师培养学生能力与方法 提供媒介。过去传统的教学过分重视媒介,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 的掌握,以致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觉得白己越来越难以提升。实际上,从 初一和高一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无异于教师进行长线投 资,也许刚开始成效不佳,但当学生熟练以后能够纯熟地依靠白己学会知识。 然而,我们小组十一人一直以来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致白己在站上讲台后 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对于能力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尚未非常到 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既然紧紧围绕高考的能力与方法目标都没 有很好地落实,那么相对来说比较虚无缥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更不用 说了。根据李芳清老师的建议,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识记史实来 说,比传统的死记硬背要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因为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过 程。既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的目标,白然要学生白觉地体会得到。 然而,无论是初中部还是高中部的实习队员,在教学实践中都只是采用描述历 史过程,然后通过三言两语地点明来进行落实。这样的方式并不是不好,但并 没有使学生很好地白觉体验情境,因此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程度来 说是比较牵强的。
教学语言的激情与精准。除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外,在
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十一人都具有一个通病,就是教学语言缺乏 激情。譬如高中部的原任历史教师刘老师。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什么创新性的 手段,教学设计相对很多实习队员来说显得比较死板,但因为他激昂的语言能 够渲染学生,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他的课堂并不是沉闷的。相反,尽管我 们大部分实习队员都能够制定出灵活的教学策略,但缺乏激情的教学语言,有 时候并不能够把那些容易分神的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同时,李芳清老师多 次指出我们需要不断审视白己教学语言的精准,也就是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 性。尽管我们通过撰写详细教案审视白己的语言,但在教学实践随
3 / 4
机应变的过 程中,往往因为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