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官名,别称抚军、抚台,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明代洪武也出现了“巡抚”之名,并萌芽于永乐年间,初创于宣德、正统时期,逐步发展于景泰至正德时期,到嘉靖年间基本确立。清沿明制,并对辖区进行了调整。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概述图为清代巡抚王来任画像)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抚台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抚台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古代的抚台大人相当于今天的级别。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的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大人,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的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抚台大人的来历
明代宣德、正统时流民问题逐渐严重,河南、江西、浙江、山西、和南直隶等地巡抚,正是在这一形势下设置的。
明初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因此另置巡抚,反映出统治集团坚持集权、地方分权原则的愿望。
同时巡抚是应提高统治效率、整肃军备的需要而产生的。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