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贸易实务中,反倾销措施是一种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倾销产品侵害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体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立案调查:当国内产业认为受到外国产品倾销伤害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发起反倾销调查。调查通常包括对涉嫌倾销产品的价格、市场份额等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以及对本国产业造成的实质损害。
初裁和终裁:调查机构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初步裁定,确定是否对涉嫌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随后经过终裁,最终确定是否实施反倾销措施,并确定具体的征税额度。
实施措施:一旦确定实施反倾销措施,通常包括对涉嫌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者采取配额等方式,以减少倾销对本国产业造成的损害。
反倾销措施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贸易成本:对涉嫌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会使其价格上涨,增加贸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
影响贸易关系: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升级,影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甚至引发贸易战。
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倾销产品的侵害,维护国内产业发展。
总的来说,反倾销措施是一种保护主义的贸易工具,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应及时了解各国反倾销,避免因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举个例子,美国曾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涉嫌倾销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这导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到美国的数量大幅减少,对中国太阳能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