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如果确实
有用药调理的 必要,应先经 过专业中医的 面诊,根据具 体的症状使用 药物,尽量不 要盲目的相信 民间偏方。如 患者有脾胃虚 弱或者腹泻等 症状,可以在 医生的指导下 服用有健脾养 胃作用的药物 ,常见的有参 苓白术散、甘 草、人参等。 但是在用药的 时候也应当考 虑到患者本身 的消化能力, 如果消化能力 比较低,应当 避免使用药性 过于猛的药材 。此外,在平 时的饮食中应 尽量避免进食 过量的油腻的 食物,可以适 当的多吃水果 和蔬菜,如南 瓜、荔枝、桂 圆等。有必要 的也可以在专 业人员的指导 下,练习太极 拳等缓慢的运 动配合调理。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里所谓的中气是指什么?
中气
1、 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转输 、升清 降浊等生理功能。又称脾胃之气。有时仅指脾主升清的功能。脾胃功能产生中气,中气又支持脾胃之气。中气充足,即脾胃功能健旺;中气不足,即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可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气短乏力,便溏。严重者,因中气不足,升举无力,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小儿囟陷等,称中气下陷。
2、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其中中气为: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3、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唱的时候呼吸量大,能够自由控制,叫做中气足。
中气 ①生理学名词。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 ②生理学名词。指脾气。脾气主升,脾虚下陷可致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治宜补中益气,即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③运气术语。指中见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类经》:“中气,中见之气也。如少阳厥阴互为中气,阳明太阴互为中气,太阳少阴互为中气,以其相为表里,故其气互通也。” ④病证名。类中风之一。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又名气中。详见该条。
益中气
益中气就是对补足中气有益。
中气不足调养宜忌
中医认为,身体太虚弱,尤其是中气不足,脾肾亏虚,才会造成子宫下垂及胃下垂等毛病。当一个人站立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会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向下垂。如果这个人的内脏肌肉开始松弛,承托力不够的话,像胃部、子宫等肌肉厚的器官,就会有下坠倾向。这种情形,中医谓之“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的症状主要有:①胃下垂。胃经常鼓胀不适,吃了东西后更甚。原因是胃部蠕动能力下降,消化不良,加上食物的重量,令原已松弛的胃部更觉重坠。②子宫下垂。肌肉和韧带无力,导致子宫下坠,造成小腹等不舒服。③呼吸不畅。肺部本身不会运动,呼吸的动作是靠胸肌及横膈膜拉开肺部,然后才能顺利吸气、呼气。气虚之人连吸一口气也仿佛要很用力,胸口部位有重物压住一般。④腰酸背痛是肾气虚所致。所谓“肾虚膝先软”、“肾主骨”,就是这个意思。此病以中医治疗为好。
中气不足的调养宜忌是宜坚持运动:最理想的选择是游泳,因它可运动全身肌肉,锻炼肺部,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能休息就休息,可以站的时候就省点气力不走动,可以坐的时候就不站,可以躺下来的时候,就不要坚持坐着。让兀气尽快恢复过来。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和加重肝脏排毒所消耗的能量。蔬菜类的白萝卜、白菜、黄芽白、椰菜,以及水果类的西瓜、山竹等不要多吃,以免吃了破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