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娱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什么是判决连带责任?

什么是判决连带责任?

来源:世娱网


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是连带责任,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保障债权人的权益。连带责任可分为法定和约定连带责任,以及违约和侵权连带责任。

法律分析

双方互相承担连带责任,比如甲欠丙的钱,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指丙可以找甲还钱,也可以直接找乙还钱。道理就是这样的。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连带责任产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约定连带责任是依照当事人之间事先的相互约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法定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依连带责任内容之不同,又可将连带责任划分为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违约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违反合同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侵权连带责任即指当事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发生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拓展延伸

判决中的连带责任:责任主体及适用范围

判决中的连带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判决多个责任主体共同承担相同或相似的法律责任。责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范围涵盖民事、刑事和行政等领域。在民事案件中,当多个人共同侵权或共同受益时,可以判决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即每个责任主体都有义务承担全部或部分的赔偿责任。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多个人共同犯罪,也可以判决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即每个责任主体都承担犯罪行为所引发的法律后果。在行政案件中,当多个单位或个人共同违法行为导致行政责任时,也可以判决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判决中的连带责任有助于保护权益,确保责任主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结语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重要制度,旨在补偿救济,保护债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或事先约定,当多个责任主体共同违约或侵权时,可判决他们承担连带责任。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领域,连带责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责任主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