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在咸平年间(公元998年至1003年)铸造的年号钱,以其真书字体、旋读方式而闻名,传说是真宗亲自书写的。这种钱仅见小平,直径约为2.5厘米,重量大约在4克左右。当时铸造的材质为铜或铁。
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阔缘以及折五、当十大钱,据现代泉家戴葆庭的研究,被证实是后人所铸的赝品。此外,还有来自安南的仿铸钱币,这些钱币的外观较为晦暗,体积较小。
咸平年间铸造的这种钱,在古代钱币收藏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由于其独特的字体和铸造年代,使得它成为了众多泉家收藏的对象。尽管后世出现了各种仿造品,但真品仍然备受珍视。
值得注意的是,咸平年间铸造的铜钱直径约为2.5厘米,重约4克左右,其真书字体旋读,显得古朴典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种钱币在流传过程中,也常常与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成为研究宋代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
此外,咸平年间铸造的铜钱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重视,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南仿铸的晦暗薄小钱,虽然在铸造工艺上存在差异,但这些钱币的出现,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