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在古文中的说法有:
1. 下阶:《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欲阖垒而拒之,或谓曰:‘晋新胜而宋惧矣,今将示弱,以老辞之,病也。不如卷甲下楼,深斥宋罪,以怒之,以逞于众,则宋见从。’” 杜预注:“下阶曰下楼。”
2. 下堂:《战国策·齐策》:“明日不下,使使者驰赆五百金。公予金受命,使人谓王曰:‘田野不修,仓庾不具,士卒不练,军之废礼者行此四者,贵国之臣有所下得已乎!’已而皆曰:‘无乃后乎?’公曰:‘不然。’遂将而归。明年又来报曰:‘宋可下矣。’襄子墨缞受命曰:‘在三万。’臣将少之后,襄子当以次下之。”
3. 下陛:《汉书·淮南衡山传》:“立秋申时失火,上亲从官皆从大火上攀缘至楼阁,然后得下。惶惧悲哀,各犯颜进谏上当自轻,上怒不应。方以恶日,使使闭置他所。秋已半,而赦吏民所请者。后数日,上乃坐正殿东头函夏之下,召太傅辕固、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椒、郎中令石君、典属国朝昌典客任官各以次奉璧而贺。”
以上是古文中“下楼”的一些说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