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讼的拼音是:zhèng sòng。
诤讼的注音是:ㄓㄥˋㄙㄨㄥˋ。结构是:诤(左右结构)讼(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争辩﹔争论。诤﹐通'争'。基础解释是:争辩﹔争论。诤﹐通/'争/'。引证解释是:⒈争辨;争论。諍,通“争”。引《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輒兴諍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唐李白《赠刘都使》诗:“铜官几万人,諍讼清玉堂。”清陈鳣《对策》卷五:“然考汉时对策,已有諍讼是非者也。”。7、网络解释是:诤讼诤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èngsòng,是指争辨、争论。8、综合释义是:争辨;争论。諍,通“争”。《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輒兴諍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唐李白《赠刘都使》诗:“铜官几万人,諍讼清玉堂。”清陈鳣《对策》卷五:“然考汉时对策,已有諍讼是非者也。”诤讼[zhèngsòng]争辩诉讼。《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也作「争讼」。9、汉语大词典是:争辨;争论。诤,通“争”。《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辄兴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唐李白《赠刘都使》诗:“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清陈鳣《对策》卷五:“然考汉时对策,已有诤讼是非者也。”。10、国语辞典是:争辩诉讼。《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也作「争讼」。1其他释义是:1.争辩﹔争论。诤﹐通'争'。
诤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诤讼详细内容】
争辩﹔争论。诤﹐通/'争/'。
二、引证解释
⒈争辨;争论。諍,通“争”。引《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輒兴諍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唐李白《赠刘都使》诗:“铜官几万人,諍讼清玉堂。”清陈鳣《对策》卷五:“然考汉时对策,已有諍讼是非者也。”
三、网络解释
诤讼诤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èngsòng,是指争辨、争论。
四、汉语大词典
争辨;争论。诤,通“争”。《后汉书·徐防传》:“每有策试,辄兴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唐李白《赠刘都使》诗:“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清陈鳣《对策》卷五:“然考汉时对策,已有诤讼是非者也。”
五、关于诤讼的词语
六、关于诤讼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worldimag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